“庭芜与砌连”的出处是哪里
“庭芜与砌连”这句诗,出自司马光的《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乍一听有点古风古韵,但你能想象吗,司马光这位“砸缸救友”的大佬,居然还有心情写诗,真是全能型选手啊!这句诗描绘的是庭院中的杂草与石砌相连,看似是写景,但细究一下,可不就是在吐槽生活琐事和修行不易吗?老司马一边念叨着“焚修真谛苦”,一边还得编《资治通鉴》,这日子过得,真是“酸爽”得让人心疼。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古人总喜欢通过写诗来表达“生活不易”?其实,这就像咱们现代人发朋友圈吐槽一样,只不过人家写得更有文化罢了。这句诗里的“庭芜”可以理解为人生的迷茫和杂乱,而“砌连”则是我们生活中的条条框框。人生嘛,杂草和规则并存,烦不烦?当然烦,但还得继续,就像司马光,一边烦一边还得编史书。诗的最后提到“淤泥莲”,说白了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再苦再累也得保持初心。
所以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生活总是一地鸡毛,但别忘了,鸡毛也能扎成漂亮的掸子。像司马光这样,既能在乱世中保持清醒,又能通过文字发泄情绪,这才是真正的“佛系人生”。下次你再为自己的生活焦头烂额时,不妨学学司马光,把烦恼写成诗,或者发个朋友圈,总之,别憋着,毕竟——“人生嘛,笑一笑,十年少。”
“庭芜与砌连”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
“庭芜与砌连”全诗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
宋代 司马光
宴坐几何年,庭芜与砌连。
焚修真谛苦,功地得无圆。
阙里诗三百,濑级文五千。
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