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孝贤皇后亲蚕图(孝贤皇后)

孝贤皇后亲蚕图(孝贤皇后)

孝贤皇后亲蚕图(孝贤皇后)

很多人对孝贤皇后亲蚕图,孝贤皇后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1、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弃车登舟,沿运河从水路回京,当晚亥时,孝贤皇后就病死于船上。

2、乾隆帝第一任皇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傅恒的姐姐,清朝唯一一位富察氏皇后。

3、与乾隆帝少年时成婚,她姿容窈窕,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

4、并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使得乾隆对她“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5、乾隆十三年(1748年),随乾隆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为其亲定谥号“孝贤”,作《述悲赋》悼之。

6、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7、扩展资料乾隆每年都在皇后忌日时,亲自前往静安庄酹酒。

8、乾隆十六年他奉皇太后第一次南巡,他预知南巡期间在外,无法准时在皇后忌日当天赴祭,因此特别在出发前(正月七日)预行致祭。

9、纵然如此,在南巡的路上,他也未尝忘记孝贤皇后。

10、到了三月十一日她的忌辰当天,他“虽预祭以申哀,更临而余痛”。

11、由於无法亲往静安庄致祭,因此他只好“北云遥望”,成诗抒情。

12、而五月四日南巡回来不久,他便又亲往静安庄去祭奠。

13、补上了三周年这天未到场之憾:“忽过三年一瞬耳,那堪厚夜永思之。

14、无奈从兹将日远,肩舆命去意迟迟”。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贤纯皇后孝贤皇后病死于船上,年仅37岁。

16、孝贤皇后指孝贤纯皇后。

17、人物生平: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

18、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

19、孝贤纯皇后出身于这样一个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

20、雍正五年,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

21、乾隆十三年,正月乾隆帝奉皇太后,偕孝贤皇后东巡,谒孔庙、登泰山。

22、三月初七日,再一次游览趵突泉。

23、三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回銮,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24、三月十一日,弃车登舟,沿运河从水路回京,当晚亥时,孝贤皇后就病死于船上,年仅37岁。

25、扩展资料孝贤纯皇后是乾隆帝的首位皇后,是乾隆帝一生最爱的发妻。

26、她在三八年华撒手人寰之后,乾隆帝写了许多诗词歌赋去思恋、怀念她。

27、甚至在他们女儿成亲之时亲自去她墓前告诉她,在遇到大悲大喜之时,乾隆会带着酒去她碑前喝酒倾诉。

28、孝贤纯皇后不喜华服、珠宝、首饰等,为人妻之后她就喜欢佩戴鲜花、绒花、素锦之类清新淡雅之物,世俗之物在她眼里就是珠光宝气,肮脏不堪。

29、孝贤纯皇后的高洁在大清的后宫是一股清流,这在乾隆的眼里是不仅是节俭持家,还是高风亮节。

30、乾隆都为她的气节感念于怀,两人鸳鸯情深。

31、孝贤纯皇后的画、舞蹈、字等等可谓一绝,她能和千古一帝的乾隆吟诗作赋,能和他一起画好画鉴好画,孝贤纯皇后只比乾隆小一岁。

32、年少成婚,府中只有他们二人。

33、那段时光是属于富察容音和弘历最快乐的日子。

3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贤纯皇后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元配妻子,富察氏,父亲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

35、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

36、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37、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

38、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39、乾隆帝对皇后的眷顾至死不渝,直至嘉庆元年86岁高龄仍去皇后陵墓追怀赋诗。

40、皇后生前所居的长春宫内,凡是她使用过的奁具、衣物等,全都保留,一切按原样摆放。

41、富察氏家族在乾隆朝宠贵无比,傅恒、福康安更是被乾隆封为郡王。

42、乾隆晚年时,将他做宝亲王时期曾经住过的重华宫变成了一个小的博物馆。

43、他令人将这里按照从前自己与皇后富察氏一起居住的房间原貌进行布置,周围摆着他未登基时用过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祖父、父亲两代老皇帝赏赐的各种贵重的纪念品。

44、这显示出他幻想时间可以永远停止在那个美好的时代,让他能够长久地缅怀。

45、乾隆十三年,皇后崩于德州,乾隆帝服缟治丧,从此开始了他的祭奠活动和贯穿一生的漫长怀念。

46、皇后梓宫初置长春宫,二十五日移景山观德殿,十月七日送至静安庄。

47、乾隆诗跟踪了这一过程,丧满周月、二月、百日、移奉,无不作诗哀念。

48、第一首诗是《戊辰大行皇后挽诗》,总结性地叙述了夫妻共同生活22年的感情之深,思亲之痛。

49、现摘录如下: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

50、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

51、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

52、 忍诵关睢什,朱琴已断弦。

53、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

54、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 棉服惊空设,兰帷此尚垂。

55、 回思想对坐,忍泪惜娇儿。

56、 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

57、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

58、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

59、 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看到皇后亲手所做送给他的满洲燧囊,他便思念起她的贤慧节俭而眼泪潸然地写下了首诗,诗前并写序说明: 朕读皇祖御制清文鉴知中国初旧俗,有取鹿尾谲毛缘袖以代金缫者,盖彼时居关外,金线殊艰致也,去秋塞外较猎,偶忆此事,告之先皇后,皇后即制此燧囊以献,今览其物,曷胜悼怆,因成长句,以志遗微。

60、练裙缯服曾闻古,土壁葛灯莫忘前。

61、共我同心思示俭,即兹知要允称贤。

62、钩縚尚忆椒闱献,缜致空馀练线连。

63、何事顿悲成旧物,音尘满眼泪潸然。

64、乾隆戊辰清和既望。

65、三月二十五日,皇后梓宫移观德殿,乾隆帝“感怀追旧,情不自禁,再成长律,以志哀悼”。

66、他把自己的愁悲看成天下第一等大事,太阳在他眼里也失去了光彩,山花的绚烂,也成了“恶红”,他与皇后二十年同心结好,转眼间成了东逝之水,他参透了生死之为幻,恩情之为空。

67、他把皇后的生命,看得比能够继承皇位的嫡子更为重要。

68、感慨如果没有生下两位皇子,也许皇后就不会早逝了。

69、诗为:凤輤逍遥即殡宫,感时忆旧痛何穷。

70、一天日色含愁白,三月山花作恶红。

71、温凊慈闱谁我代,寂寥椒寝梦魂通。

72、因参生死俱归幻,毕竟恩情总是空。

73、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

74、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75、四月十一日,是皇后故世一个月,他念及“永别之日长,同欢之情断”,写了一首七言诗:先皇后大故,顿成弥月,光阴迅速,永别之日长,同欢之情断矣,感而成诗,以志沉痛。

76、素心二十二年存,属纩何须握手言。

77、诗谶自尤临祖道,梦祥翻恨始添盆。

78、锦衾角枕惟增怨,落叶哀蝉非所论。

79、追忆褘衣陈画鷁,悲生痛定尚销魂。

80、皇后故去两个月,乾隆已遵礼制,释服摘缨除发,还是不能摆脱对皇后思念的煎熬:大行皇后遐弃倏经两月,朕遵旧制以十三日释服,而素服诣几筵,摘缨聊以尽夫妇之情,亦我朝常例也。

81、今既再易月,不可同於臣庶百日之制,以礼抑哀,缀缨除发,丧事日远,益切哀悰。

82、寤寐求无得,梦魂时尚牵。

83、亦知悲底益,无那思如煎。

84、环佩声疑杳,鸾凰信绝传。

85、椒涂空想像,两度月轮圆。

86、衷愫心常结,音尘日已遐。

87、芳踪付彤史,时服换轻纱。

88、情自长无绝,礼惟当岂加。

89、底知忧用老,新鬓点霜华。

90、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忧伤过度,揽镜见霜华染鬓,自己也不免惊讶:揽镜发有白者偶成以志岁月鬓有二毛底事宣,盼霖伤逝两如煎。

91、愁缘似我仍频遇,顺意惟人鲜或全。

92、揽镜见霜初讶许,抚笺得句却怡然。

93、五箴久矣能成诵,比似昌黎恰并年。

94、皇后故去三个月之际,他仍伤感不已:“一日不见如三月,三月胡为瞥眼临。

95、饯夏迎秋偏益感,落花流水动关心”。

96、转眼已到了百日忌辰,他写了《教潘岳悼亡诗体即用其韵》,评述此时的心情和处境:他说,十旬一下子就来临,我并没有觉得时间有多长,就像才过一天一样。

97、别后杳无音信,但往事还是历历在目,长春宫里只有遗像空悬,为皇后奠酒,尽一种诚心,可一心又纷乱为百下。

98、爵中之酒已经倾尽,可眼泪还是不能干。

99、为什么,因为平生恩爱集聚太多啊。

100、独自不能入睡,靠着枕头心怀百端。

101、三宫六院,嫔妃齐备,可是面对她们,简直就像面对虚空一样,诗前半部分为:十旬攸以临,服制众云易。

102、予怀未觉遥,有如一日隔。

103、偕老欢莫追,叹逝愁奚益。

104、因悟宇宙间,率为形神役。

105、别后已杳杳,忆前尤历历。

106、惟其无显名,是矣贻芳迹。

107、嗟哉长春宫,遗像空悬壁。

108、欢去悲以归,每念增忧惕。

109、兰湘陈豆核,椒浆泛爵双。

110、三奠尽一心,一心纷百析。

111、倾爵酒频酹,拭巾泪尤滴。

112、滴泪不能干,平生恩爱积。

113、齐物惭未能,难学庄盆击。

114、独旦不能眠,欹枕怀百端。

115、魄渊促代谢,朱明形欲阑。

116、凉秋率感人,况逢形影单。

117、未闻蛩杵声,已觉寝簟寒。

118、寒宵那更同,梧月虚膧胧。

119、九御咸备位,对之吁若空。

120、他知她已亡故,但仍对她直难以忘怀。

121、而令他再难忘的是她的诸多美德,而非仅是她的美貌而已:“所重在四德,关雎陈国风。

122、讵如汉武帝,为希见美容”。

123、但一方面,他也渐说服自己去接受凡人皆生而有死的现实限制,而且皇后享年已近四十,因此不算是早卒了:“达人应尽知,有生孰免逝。

124、况年近不惑,亦岂为夭厉”。

125、虽然他不断地以此自我安慰,然而他仍不免感伤“犹惜窈窕质,忽作朝云翳”。

126、圆明园内的长春仙馆,是皇后的宴息之所。

127、皇后故去的第一个夏天,乾隆来到这里,见“榭柳台花依旧荣”,发出了“触怀无处不伤情”的哀叹。

128、(《首夏圆明园》)。

129、在御园,他“但逢景物试追想,率觉凄凉不忍言”(《仲夏御园闲咏》)。

130、在瀛台,满眼的“山亭水榭间”,到处都是与皇后“并辇同舟所”,故“怆尔独延伫”。

131、(《雨后瀛台》)乾隆看见大雁南飞,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写道:“行看鸿雁至,应有独离群”,见天上月明,也忆起故人:“同观人去遥,玉轮依旧朗。

132、”皇后辞世当年,又值天旱,乾隆祈雨多时,老天都未予理睬,直弄得他“盼霖伤逝两如煎”,当倾盆大雨终于来临时,在皇后灵前酹酒的乾隆却痛心地想着,再也见不到皇后舒心的笑容了:观德空陈幔,还能相慰否?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天下情人们的节日,苦闷的乾隆在“鹊桥节已近”时,“愁望绛河旁”,在《七夕感事诗》中,乾隆责问上天“秋怀容易感,七夕感偏多。

133、天不知情海,谁叫设绛河”,他羡慕牛郎织女尚能一年一会,恨自己与皇后永远不能重逢:“似彼何妨别,如予岂重逢?拟向天孙问,白云千万重”。

134、到哪里去抗争命运呢?七月十八日,对乾隆帝来说,是永生难忘的好日子。

135、雍正五年的这一天,17岁的少年迎娶了16岁的新娘,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22年的美满姻缘。

136、然而,结篱22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皇后已故去四个月了,乾隆来到妻子灵前,“抚时追忆,黯焉神伤”:七月十八日作序:皇后以雍正丁未来嫔于予,七月十八日亲迎之嘉辰也,崩逝以来,四易弦,望度中元之节,重经嘉止之期,抚时追忆,黯焉神伤,亲奠殡宫寓哀有作。

137、助感惟秋日,子归忆旧时。

138、廿年成梦境,一夕恨川崖。

139、为奠含悲爵,回思合卺卮。

140、嫌人称结发,怨我失齐眉。

141、七夕,中元过去后,转眼就是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关情最是团栾节”,每年的中秋节夫妻都是在“急管繁弦”的热闹中度过的,今年却是“即景偏伤黯淡魂”。

142、离开无奈的现实,能给心灵一丝安慰的唯有梦境了,为了在梦中与皇后相会,他甚至愿意长睡不醒:思念不及懵腾睡,犹得时常梦里逢。

143、悲伤过后,就是烦闷,他有遣闷、消闷等诗,如《消闷三首》:常时每借诗消闷,迩日诗成闷转深。

144、不解忧心旦夕仲,芳型如在思何穷。

145、此后,岁暮、清明、小祥、大祥以及皇后的忌辰生辰,乾隆都不忘去静安庄祭酒,每去也不忘去赋诗志哀。

146、皇后去世的第一个清明节,细雨纷纷,他怀着“两眶清泪心一寒”,写道“青齐客岁魂堪断,同去谁期便永分”。

147、虽则如此,他对皇后仍是念念不忘,待之如生,每有重要行止和大事还特地会到她灵前殷殷告知。

148、比如在她过世后的第二年,即乾隆十四年秋天,他要到承德避暑山庄和秋猕行围,还特地去静安庄向她告知行踪。

149、而到了避暑山庄,这里又是遍布皇后足迹的地方,“每到遏然频忆旧,尘根底事未全降”。

150、物是人非事事休,乾隆帝不得不感慨“我为遣愁来此地,翻教即景惹忧忡”。

151、皇后故去两年后,宫中又迎来新春佳节,在热闹繁忙之际,乾隆独自一人来到皇后居住之地凭吊:椒阁蛛尘落玉筵,华镫朅过意凄然。

152、那忘琴瑟娱良夜,忽寂珩璜向两年。

153、到底日踈连梦远,惟余景会一情牵。

154、内人例事迎佳节,勉强酬春付管弦。

155、乾隆十三年七月,皇太后命乾隆册立那拉氏为皇后,乾隆勉强遵从皇太后懿旨,次年仅仅晋封那拉氏为皇贵妃。

156、在诗中他坦率地写了这样一句:六宫从此添新庆,翻惹无端意惘然,又自注道:\"遵皇太后懿旨册封摄六宫事皇贵妃礼既成,回忆往事,辄益惘然。

157、\"乾隆十五年是皇后去世的第三个年头。

158、在皇太后的一再催促之下,皇帝只得勉从懿旨,立那拉氏为皇后。

159、乾隆在立后之前特地乾隆静安庄向先皇后告知此事,并为此大大解释一番,他说与先皇后举案齐眉,白头偕老是我的夙愿,续弦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必定要有人孝顺太后,下率九位,这是一个要缺,不容虚置。

160、他在诗中说“六宫此日添新庆,翻惹无端忆惘然”。

161、又说:“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故剑久相投。

162、”八月十三日,皇帝四旬万寿,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能不强作欢颜,内心却依然想到的是孝贤皇后之死:净敛缃云碧宇宽,宜呖嘉兴物皆欢。

163、中宫初正名偕位,万寿齐朝衣与冠。

164、有忆那忘桃花节,无言闲倚桂风寒。

165、晚来家庆乾清宴,舰眼三年此重看。

166、他每年都在皇后忌日时,亲自前往静安庄酹酒。

167、乾隆十六年他奉皇太后第一次南巡,他预知南巡期间在外,无法准时在皇后忌日当天赴祭,因此特别在出发前(正月七日)预行致祭。

168、纵然如此,在南巡的路上,他也未尝忘记孝贤皇后。

169、到了三月十一日她的忌辰当天,他“虽预祭以申哀,更临而余痛”。

170、由於无法亲往静安庄致祭,因此他只好“北云遥望”,成诗抒情。

171、而五月四日南巡回来不久,他便又亲往静安庄去祭奠。

172、补上了三周年这天未到场之憾:“忽过三年一瞬耳,那堪厚夜永思之。

173、无奈从兹将日远,肩舆命去意迟迟”。

174、乾隆十九年(1754)五月,乾隆帝谒盛京途经科尔沁时,遇到了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

175、当公主与额驸达尔汉亲王色布腾巴尔珠尔一起侍宴时,乾隆帝面对着24岁的和敬公主,不由得想到了她的生母孝贤皇后,心里又是一阵酸楚:“同来侍宴承欢处,为忆前弦转鼻辛。

176、”之后他来到盛京的清宁宫,不禁想起乾隆八年皇后曾伴随他来此度过的美好时光,而“怆然忆昔年”,并自注:“癸亥年来时,孝贤皇后相随,抚今追昔,有感于怀”。

177、自从孝贤皇后过世之后,济南城成了他永远的伤心地。

178、此后,他在每次东巡或南巡途中,凡是经过济南时都绝对不再入城,在他所作的诗句中,每每可见他难平的憾恨伤痛。

179、而其中最感人的一首便是他第四次南巡时所作的《四依皇祖南巡过济南韵》,诗中更明白地说出他心中难以平愈的伤痛: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180、春三月莫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

181、(乾隆不入济南城次数,据史书所载共八次,事见《御制诗五集 卷三》所载:戊辰春初次东巡驻跸济南,孝贤皇后于此遘疾,遂至不起。

182、嗣后自辛未逮今甲辰凡八度经过皆弗入城。

183、)他每到东陵多住在盘山的静寄山庄。

184、在祭顺治和康熙帝的诗文中总是充满了颂扬思慕之情,祭过两帝之后,他必定会到孝贤皇后陵去酹酒,他对孝贤皇后,总是有表达不尽的情意。

185、乾隆19年和乾隆21年他曾经两度前去祭拜。

186、而乾隆二十五年,他以半百之年,再到陵上祭奠:孝贤皇后陵酹酒谒陵之便来临酹,设不来临太矫情。

187、我亦百年过半百,君知生界本无生。

188、庚回戌去诚倏尔,注:先后以戊辰仙逝,今庚辰倏一纪矣。

189、日夏夜冬有底争。

190、扫却喜愁归静寄,盘山山色实相迎。

191、(《御制诗三集 卷三》)乾隆二十八年,他去陵前酹酒时告诉她,她在世时尚在怀抱的两个小孙子如今已经娶妻成家。

192、乾隆三十一年当他56岁时,酹酒时他更感慨“生前恩不尽,别后事斯多”。

193、乾隆三十五年他60岁,在皇后陵前酹酒时又感慨万千的说:“六旬我独庆,百世汝称贤”;但在寂寞与思念的心情下,他同时却也劝告自己要“达观息多恋”。

194、乾隆三十九年,他已64岁,又去祭陵时,虽再度劝告自己“余恋只宜捐”,但所反映的,其实还是对她的不了之情。

195、乾隆四十五年,他71岁,他来到皇后陵前,感慨“幻景徒惊速,故人不憖遗”,同时他告诉皇后:我们的曾孙近日前已经完婚了,睡中的你可曾听说了吗:“曾孙毕姻近,眠者可闻知”。

196、乾隆四十八年,他73岁,又去祭陵,对于二十多年共同生活的往事仍念念不忘:“事远重提处,能忘独旦歌”。

197、乾隆四十九年,他74岁,喜得玄孙,也不忘将这一消息告诉她:昔日漫教思老伴,开年且喜得玄孙。

198、注:孝贤皇后与予齐年,亦当古稀有四,视玄孙矣。

199、乾隆五十二年,他77岁,在赴陵酹酒所作诗中,又惆怅地怀念起她的温柔窈窕:拜瞻礼既毕,胜水峪临前。

200、追念吟窈窕,不孤谥孝贤。

201、春秋复三岁,参昴共千年。

202、可识元孙获,思之益怅然。

203、自从与结发贤妻白头偕老的愿望随着运河中的春水一去而不复返地流逝以后,皇帝所企盼的只是在另一个世界与孝贤皇后重逢。

204、乾隆55年春天,他在孝贤皇后陵前表白了这一心愿: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

205、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

206、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

207、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208、80岁的皇帝对地下的妻子说,我与你阴阳相隔,无法把这么多年的经历与苦楚一下子都告诉你。

209、想起当年与你度过的一个个冬夏日夜是多么美好,唯一能够安慰的是,和你相会地下的愿望再过不到二十年就能实现了。

210、乾隆六十年,他亲往皇后陵前酹酒三爵,仍是余情未了:齐年率归室,乔寿有何欢?(你先走了,剩下我一个人,活得再长,又有什么快乐可言?)最后一次至爱妻陵前,是嘉庆元年三月初九日,乾隆帝带着新即位的嘉庆皇帝一起祭奠。

211、这年他已86岁,与孝贤皇后已阴阳分离整整48年,望着陵前高矗入云的松树,乾隆帝写下了这样伤感的诗句: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

212、暮春中浣忆,四十八年分。

213、在“四十八年分”句下,太上皇自注:孝贤皇后于戊辰大故,偕老愿虚,不堪追忆!。

本文【孝贤皇后亲蚕图(孝贤皇后)】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